滚动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领导讲话

董涵英同志在中国农科院2007年党风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 | 作者:manager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3-12-10 | 【 字体:    

 

 

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

——董涵英同志在院党风廉政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月24日)

 

 

同志们:

  每年一度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我参加过几次,每次参加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都感到很有收获。刚才风彦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屈冬玉副院长代表翟虎渠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2006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安排。两位领导的报告和讲话,反映了农科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貌,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全面,部署工作符合实际,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农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科院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人数上说,占了农业部系统的半壁江山,这个系统人才荟萃,智力集中。如果农科院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了,农业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抓好了一半。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主要是说农科院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农业部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大家知道,去年农科院有一位所级领导受到了党政纪处分。但是从总体上看,农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还是抓得很紧,也是很有成效的。刚才两位领导的讲话谈到,农科院在开展廉政教育上比较深入、比较扎实;制度建设也比较完善、比较规范;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比较到位、比较得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比较全面,比较有力。这些评价是中肯的,我有同感。我个人认为,像农科院这么庞大的组织系统,在管理上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农科院和很多事业单位不太一样,科研任务很重,发展科学事业的任务很重,内部管理的任务很重。特别是处在科研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很多问题比较复杂,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科研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变化,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的思想容易浮动,精神状态容易松懈,制度和管理也不太容易跟得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围绕“三个中心,一个基地”这个目标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保持了整体队伍的稳定,事业的蓬勃向上。对农科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充分肯定,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二、2007年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列举了领导干部中尚存在的一些作风上的不良表现,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良作风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提出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发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最近,中纪委、中组部都发出了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通知,媒体也做了大量宣传。《人民日报》连续8天发表评论员文章,对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做了系统的阐述。可以看出,中央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

  我列席了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参加了分组会讨论,我的感觉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总书记在讲话里提到,要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说实在话,一般重要是不会用“极端”两个字的。极端重要,那就是顶顶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一个体现,三个关系”就是最好的回答。即领导干部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大家想想看,还有比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更重要的事情吗?应该说,中央过去也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做过部署,但是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我的印象里还是第一次。为什么说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呢?我的理解是,领导干部作风是一种外在表现,是一种外部表征,这个外部表征,反映的是执政党的本质。比如说,执政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它的外部表征就应该是密切联系群众。如果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那么实际上执政党的这个宗旨就虚空了。再比如,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那么在外部表征上就应该是秉公用权、艰苦奋斗,而如果领导干部以权谋私、骄奢淫逸、铺张浪费、腐化堕落,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怀疑你宣称的执政理念只是装装门面,当然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所以,说作风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绝不是危言耸听。我想,要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极端重要性的论述,就要把事物实质和外部表征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当然,对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的学习还是初步的,要继续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这是抓好工作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把具体操作问题解决好。前几天,屈冬玉副院长跟我在一起谈工作,今天我来得早了点儿,我们又在一起聊了聊。屈冬玉副院长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是把虚事做实。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乍一听,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来抓,比较虚,比较抽象。我想,如果把一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或者说作为一项工作加以落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觉得,我们在进行这种创造时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握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概括为“五风八面”。“五风”就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八面”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如果对“五风八面”做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的内容是各有侧重的。比如说“五风”,思想作风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风,核心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我认为核心是求真务实,鼓实劲、干实事、出实效;领导作风有两大重点,即发扬民主、联系群众;生活作风,就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我想,把握了这些重要内容,在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就抓住了本质的东西。

  第二,要弄清楚作风建设的总思路。一是明确着眼点。着眼点就是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我们要搞作风建设,无非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到农科院,就是要建设高素质的科技干部队伍,做好农业科学事业发展这件事。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团结和带领农科院全体职工为实现我们所说的建设“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目标而奋斗。二是掌握出发点。出发点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体恤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发展民利。三是把握切入点。切入点就是指我们的干部作风建设主要从哪个地方体现。我认为,要把树立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切入点。领导干部的作风,特别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最能客观反映出来的就是政绩观是否正确,是否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组织工作、整合资源、发展事业。急功近利、盲目发展,或者不思进取,这两种倾向都不是正确的政绩观,都没有很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四是找准着力点。着力点有两个,一个是学习、教育,一个是制度建设。实际上,好的作风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一个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作风最直接反映的是道德。如果领导干部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般来讲,作风都比较好。所以,开展深入的学习和教育是培养良好作风的基础。当然,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积累,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另一个要素是制度建设。制度在形成风气上有很大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讲话中说,一些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外,既与我们疏于教育、疏于管理有关,也与体制、机制不科学、不完善有关。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既要狠抓思想道德教育,又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用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这一段话就是讲,对作风建设的培养有两个方面,既要抓教育,也要抓制度。大家都知道,过去有一句话叫“数字出干部”,实际上是讲如果评价干部的制度不合理,本身会引导有些同志弄虚作假。既然是“数字出干部”,他的注意力就不放在怎么干好事业上,而是放在怎样编好数字上。如果评价干部的制度单纯以GDP为依据,那么他就想方设法把GDP弄高。这样,编数字、掺水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风气就会蔓延开来。历史典故中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说的就是楚王喜欢细腰的美女,大多数宫女就勒紧裤腰,少吃饭,长期下来营养不良,就有饿死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等等,都是讲的制度对作风的培养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突出抓好教育和制度建设两个重要方面。最后,抓住关键点。就是要加强监督,严肃执纪,狠刹歪风。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八个方面列举了反映不良作风的现象: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刹住这些歪风,强化监督、严肃执纪是关键,是主要的手段。一个歪风不刹住,良好风气就没办法成长起来。所以,整饬纪律、纠正歪风应该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够把歪风邪气刹住,正风才能很好地弘扬起来。

  第三,要认真对照检查。胡锦涛总书记讲的一些不良风气的表现和强调要发扬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针对全党和全国而言的。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人,这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方面可能问题不大,有的也可能没有反映在八个方面里。但是我想,衡量领导干部作风好坏的主要依据就是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我们要一一进行对照检查。就是看看哪些方面我们还比较欠缺,还做得不够好。认真对照,找出问题,这是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首要前提。如果觉得自己做得很好,没有问题,那当然就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作风的措施。因此,必须认真对照检查。

  最后一点,要持之以恒。良好作风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见大成效的事儿。如果把长期的事当作急功近利的事来抓,肯定抓不到位,抓不出成效。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一些细小的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

 

  三、农科院反腐倡廉工作要突出特色

  我前面已经说了,农科院是一个人员较多、组织结构较复杂的庞大系统。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遵从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农业部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安排来进行。总的说,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总抓手,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落实任务。要高度重视,组织落实,要有专人抓,要一级抓一级。要以落实《实施纲要》为主题和总思路。这是抓工作的总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农科院的反腐倡廉工作要抓出特色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要把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到新水平。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去年12月,中国监察学会农业分会召开了一次理论研讨会。农科院的农科支会在去年提交的论文中,数量占了一半,质量也比较好。农科院的不少论文都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我看了这些文章,写得很有道理。为什么要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呢?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务之急。现在科研单位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家包下来转向了主要依靠项目经费、科研经费来支撑。事业经费远远不足,单位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争取来多少项目经费和科研经费。慢慢的,事业经费与科研经费的比例已经达到3︰7左右。这种情况决定了科研院所必然把大量精力放在争取项目上。争取项目确实成了一个科研单位能否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科研经费的管理有相对完善的制度,管得基本不错,但仍然有问题。就是说,我们现今的体制和制度,还不能完全控制胡支乱花,还不能防止偶然出现的不当情况和不良现象。科技部也制定了一些办法加强防范,防止出问题。但事实上,科研系统在这方面容易出问题,或者说如果要出问题,这方面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把科研经费这个关把住了,问题就好办了。因为农科院不是一个权力部门,关键是如何在争取项目、资金方面做到遵纪守法,如何更加科学和规范地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如果农科院能够把握好这个问题,就能体现农科院反腐倡廉的特色。既然我们是干科研的,那我们就首先把这一块搞好,这是第一要务。

  第二,要抓好学术作风的建设。目前,学术领域也有一些不良风气。严重的是抄袭剽窃,轻一些的是在出成果上存在名利思想。对科研单位来说,良好的学风非常重要。搞科学研究,本身就要从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包括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等等。要有科学的精神,来不得半点虚伪。科研领域要出成果,要上水平,靠什么?就是要靠科学精神,靠老一辈科学家那种勤奋敬业的精神,而不是靠走捷径。我对一些现象感到很无奈,比如现在搞什么都是快餐,快餐也有一时之需,但是当快餐成为主流时,整体水平肯定不高。过去一些做学问的人,往往十几年、几十年才出一本著作,现在三天就能出一本书,质量肯定难以保证。在这里还要指出,我们有的所长,是个课题就挂名,挂上名字就分钱,这是很不好的风气。所领导一般学术水平高,应当参加课题研究,有的还必须牵头。但挂名的研究最好不要。挂了名实际上不参加研究,那不是沽名钓誉吗?那不是争名夺利吗?再说,一下子同时参加多项研究,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精力吗?科研单位要有好的风气,我看要从领导做起,从学风做起。

  第三,要京内和京外单位一起抓。从我们接触到的情况看,大致上有这么一个判断,来自京外的声音大于京内的声音,也就是说我们接到的信访举报反映京外问题的比京内的多。当然这不能完全说是我们京外所的工作没做好。但是,既然有声音,就必然存在工作上的薄弱环节。从做工作的角度说,农科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京外研究所的管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对京外所进行定期巡视、检查,或者强化述职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可以半年一次述职等等。另外,要特别重视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事情很难说完全准确,但要说完全是无中生有,那也不对。从工作角度讲,要重视群众的声音,认真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有违纪违法问题,自然另当别论。一定要把工作做在前头,否则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弄出一个大问题。过去有句话叫“灯下黑”,我想,既要防止“灯下黑”,也要防止“天高皇帝远”,防止因为处于管理末梢和地理位置的缘故,而造成管理上的薄弱。

  第四,要出经验,上水平。到农科院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农科院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最聪明的人都在这里,我们有那么多睿智的大脑,这是做工作的大优势。聪明人干事反应快、悟性高。屈院长刚才跟我谈到今年要采取一些新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我听了很振奋。农科院就应该这样。农科院在抓工作上,应该更理性,应该更富有成效,也应该更有经验。所以我说,农科院要创造经验,要善于积累和总结出搞好工作的一套东西。这项工作做得好,也是对农业部系统,乃至对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贡献。

  谢谢大家!